摘要:本草类著作。清·陈其瑞辑。十卷。本书系陈氏在 《本草备要》 《本草从新》 的基础上,于光绪十二年(1886年)摘要改编而成。共载药物六百六十八种,分为草、木、果、蔬、五谷、金石、人、禽兽、虫鱼鳞介、木火土十部,再以药为经,以药性、主治、配伍为纬,各药之下先明性味、归经及主治,次明与它药配伍及禁忌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《望诊遵经》,诊断学专著。二卷。清·汪宏撰于1875年。作者从《内经》《难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及其他著作中搜集有关望诊资料予以归纳整理而成此书。内容丰富,持论悉遵经义。上卷叙述望诊的重要性及其掌握运用的基本原则,并根据“有诸内必形诸外”的理论,结合周身部位、四时、五方、气质等因素,阐明气色与病症的关系;下[阅读全文:]
摘要:尤怡于仲景之学钻研甚深。其所著《伤寒贯珠集》,不但对《伤寒论》原文进行了逐条注解,还采用以六经为纲,治法为目,以方类证的方法,对《伤寒论》原文次序做了重新的编排和归类,突出了伤寒治法特色。条理通达,不囿于古人,有自己的创建,于学习《伤寒论》及临床辨证应用颇具参考价值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《本草分经》,共四卷。清·姚澜撰。刊于1840年。本书按药物归经理论进行编写。将药物分成通经络的药物(即按照十二经及奇经循行的药物)与不循经络的杂品。并用简明的注文形式阐述药性、主治等内容。书中附脏腑内景图、十四经穴歌及经脉穴图、总类便览(依据草类、木类等药物分类法排列的药性索引)、同名附考(即药的别名[阅读全文:]
摘要:《医学心悟》,清·程国彭撰,5卷,成书于1732年。全书基本涵盖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大部分内容。卷一为总论,阐述八纲辨证等内容;卷二辨析《伤寒论》六经证治;卷三至卷五为各科杂病证治。此书内容丰富,切于实用,作者又善于归纳总结,提要钩玄,故全书条理清晰,纲目分明。更兼语言生动形象,明白晓畅,故流传极广,影响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