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《内经辨言》,清代俞樾编著的一部内难经类中医著作,成书于清道光三十年(1850)。原系《读书余录》之一,1923年俞溶更为是名,辑入《三三医书》第一集。全书校注《素问》十九篇,凡四十八条经文,据宋本《内经》及《太素》《甲乙经》等互为比照,以探求古今经文之演变、剖判诸注家之得失而正字句之脱讹,且其训释皆旁引秦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眼科阐微》,眼科著作,4卷。清代马化龙(云从)撰。本书论述多种眼病,方论俱备。卷一为医论,阐述眼的生理、病理、眼病辨证施治原则等;卷二为老年眼病和孙真人眼科72症秘诀及其治法等;卷三至卷四介绍时行眼症及妇人、小儿眼病的辨证治疗。后附常用眼科外用、内服方剂及外用药的制用法等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万氏妇人科》,妇产科著作,又《万氏女科》,3卷。明代万全(密斋)撰,初刊于嘉靖二十八年(1549)。本书分调经、崩漏、胎前、产后4章。卷1为总论及妇科杂病;卷2、3分述胎前产后诸疾,末附保产良方。治疗上主张“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,胎前专以清热补脾为主,产后专以大补气血行滞为主”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活幼心书》,3卷。元代曾世荣著,是其又一部儿科著作,《活幼心书》重点介绍曾氏临证心得,《活幼口仪》侧重于儿科理论的阐述。书成于元朝初期,刊于元至元三十一年(公元1294年)。上卷“决证诗赋”,有观形气,戒毁同道,辨证早决安危等75篇。中卷“明本论”,论胎寒,胎热等43篇,附拾遗方论。下卷“信效方”,列举方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药症忌宜》,清·陈澈撰。刊于1872年。本书根据不同的病理情况,将病症分为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、阳虚、阴虚、表虚、里虚、阳实、阴实、阳厥、阴厥、上盛下虚、心虚、肝虚、脾虚等五十门。每门中又分列多种病证,每种病证均选列应用药物,并对这些药物的药性、功效及药物的宜忌作相应的论述,末附诸病应忌药总例,综述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宋本备急灸法》,灸法专书。一卷。十二世纪中期(南宋初)闻人耆年编。1245年孙炬卿重刊,并附佚名氏《骑竹马灸法》及《竹阁经验备急药方》二种,三书合为一书,仍称《备急灸法》。书中介绍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法,并附简明图说。有一定临床价值。《骑竹马灸法》介绍了痈疽发背的一种灸法,其取穴法十分独特。《竹阁经验方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外科理例》是中医著名的外科著作,作者为明代著名医家汪机,成书于公元1531年(明嘉靖辛卯年),初刻于公元1533年(明嘉靖癸巳年)。共包括正文七卷、附方一卷,分医论一百五十四门,附方二百六十五首。其辑录宋元明医家关于外科的论述,结合自己的临证心得,系统阐述外科病证的病因、病机、治则、治法和方药;特别提出“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,《灵枢经》注本,又名《灵枢注证发微》,9卷81篇。明代马莳撰,首刊于万历十四年(1586年)。为历史上第一部《灵枢》全注本。马氏以南宋史崧所藏《灵枢》传本为基础,分为9卷81篇,逐篇逐节加以注释。由于马氏擅长针灸学,因此他在《灵枢》的注释中,对经络穴位部分较为详明,并附有经络腧穴图解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