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《外科传薪集》,外科著作,1卷。清代马文植(培之)撰于光绪十八年(1892)。本书集民间家藏秘方、验方,或采自诸方书之效方及马氏自制经验方,共220首,其中颇多马氏个人经验方。包括治疗痈疽瘰疬、眼耳咽喉等病的内服、外用丸散膏丹各种剂型。每方详主治、药物组成、剂量、药物炮制和用法。本书以外科临证治疗方剂为主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医学发明》,元·李东垣撰,其弟子罗谦甫刊行于元延祐二年(1315年)。每篇均以经文的论点为标题,并注明出处,如《针经》《素问》《难经》等。而后探本求源,加以论证,发挥经义,并列方七十余首,总以温补脾胃为指归。本书充分体现了东垣学说的成就,且切合临证实用,是东垣著作中别具一格的重要著作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脉理集要》,为汪宦所著。全书分为候脉图说、脉诀总歌、脉理详辨、经络部位、妊娠脉、小儿脉纹脉候、脉会、脉位、气形、来去、尺寸、上下、前后、至数、歇至(止)、阴阳、诊例、七情、无脉、反脉、异脉、怪脉、政脉、胜负扶抑、各部不胜、不胜期诀、虚数期诀、真脏俱搏、上古三诊等章节,对诊脉部位、脉象机理、病脉提纲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韩氏医通》,综合性医书。二卷。明·韩懋,撰于1522年。上卷分绪论、六法兼施、脉诀、处方、家庭医案共五章;下卷列悬壶医案、药性裁成、方诀无隐、同类勿药计四章。韩氏发展了淳于意的医案程式,具体指出四诊对病证鉴别的重要性,创用了三子养亲汤等常用效方,在临床上对补法的运用尤有心得。书中并记载了半夏曲、霞天膏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伤寒明理论》是宋金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成无己编撰的中医伤寒病著作。该书简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症候的病状和病理,并选《伤寒论》常用方20首,分析其主治,着重强调方药配伍的关系。卷一~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,“使习医之流,读其论而知其理,识其证而别其病,胸中了然而无惑”(本书严器之序)。卷四专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辨舌指南》,舌诊著作,六卷,一名《彩图辨舌指南》,曹炳章撰于1920年。曹氏在蒐集古今近百种舌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,删繁就简,去芜存精,五易其稿而成。全书5编,6卷。详细论述了舌的生理、辨舌内容及要领、诸家辨舌治病方法、舌病有效方药和古今辨舌医案等,并附舌图130余幅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洪氏集验方》,五卷。洪遵撰。成书于南宋乾道六年(1170年)。本书收集前人医方和经用效验方共167首,分载于伤寒、中风、痢疟、霍乱、虚损、疮疽、痔漏、癣疥、妇产、小儿,以及口、眼、喉诸病门中,按方说明药品、剂量及用法,间有论证,或附己之实践,或征目睹之事例。既无浮泛之辞,亦无哗众之弊,其效可信,切合临床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,2卷,是刘完素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论著。刘氏十分重视《内经》的五运六气理论和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中病机十九条,故尔以运气学说来发挥病机十九条,将病机十九条的内容分属五运主病和六气主病,将病机十九条的176字,演增为277字的辨证纲领,并增补了“诸涩枯涸,干劲皴揭,皆属于燥”一条,使《内经》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仲景伤寒补亡论》,宋·郭雍撰。作者鉴于当时所见《伤寒论》已有残缺,遂取《千金方》 、《类证活人书》以及庞安时、常器之等诸家学说予以辑佚补充,并参合个人见解作为羽翼。其独到见解往往超于各家之上。故题名“补亡”。本书的编次与一般《伤寒论》传本不同,且内容也有所扩充。在辑佚工作方面,有其一定的贡献。但本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华佗神方》即《华佗神医秘传》,汉·华佗撰,唐·孙思邈编集。本书是对华佗医术的汇总总结,对研究祖国医学和指导中医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全书共二十二卷,卷一为华佗论病理秘传,叙诊断之奥秘:卷二为华佗临症秘传,明治疗之心法;卷三为华佗神方秘传,收麻沸散、神膏等许多为其他医书所未载的原方;卷四至卷十九,分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