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《幼科发挥》又名《家传幼科发挥秘方》《幼科发挥大全》。明·万全著。约刊于嘉靖二十八年(1549),二卷。书中首先论述小儿初生时的疾病,次按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等五脏顺序叙述。每脏列主病,次及兼证,再次为所生病。在病理方面,多为发挥著者个人见解,处方用药亦多用其家传秘方。每病并附有医案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兰台轨范》,清·徐大椿撰,共八卷。卷一收选通治方,卷二~卷八分别论述临床各科疾病证治。共列疾病36门,于每病证之后,先叙病原,次辨病证,后立治法。强调“治必有定法,法必有主方,方必有主药”,并指出治病不应专用汤药,对单方、验方、针灸、按摩等治疗方法,应相应选用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,一名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,或简称《产科备要》,8卷。宋代朱端章撰,初刊于南宋淳熙十一年(1184年)。该书广泛集引宋以前有关产科各家著述,阐发产科疾患之病因证治及其临产忌宜。内容丰富,选材广博,并保存了部分佚书的宝贵医学史料,系宋以前产科临床治疗之辑要著作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疫疹一得》,温病专书。二卷。清·余师愚撰于1794年。全书重点论述疫诊证治,余氏擅长用石膏治疫疹、温病,曾有“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”的临床见解,并创用了清瘟败毒饮等效方,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疫诊治法。在发病方面,书中较多地谈到运气主病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肘后备急方》,古代中医方剂著作。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。中医治疗学专著。8卷,70篇。东晋时期葛洪著。原名《肘后救卒方》,简称《肘后方》。系作者将其原著《玉函方》(共100卷),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、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。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,改名《补阙肘后百一方》。此后又经金代杨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本经逢原》由清代著名医家张璐著。本书命名虽为本经,但不以考订为重,亦不是照《本经》而宣科,事实上并未全录《本经》之药,而是以临床实用为主,经过反复斟酌,更多择取了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切于实用的药物。本书是张璐在七十九岁高龄时所作,可以说是他六十余年行医的经验之谈。这里面既蕴含了他一生药物研究的心血,也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伤寒用药研究》,日本川越天淑撰著的一本伤寒金匮类中医文献,二卷,刊行于日本宽政九年(1797)。卷上有总论、气论、正邪虚实、阴阳寒热及辨虚实间之类似、施用方剂药物之部位等;卷下共列药物七十种,辨明其体用原理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六因条辨》,温病著作,3卷。清代陆廷珍(子贤)撰于同治七年(1868年)。此书以阐论外因六气(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)致病为主要内容,作者对春温、伤暑、秋燥、冬温、温毒及斑痧疹瘰等时邪感证以条辨形式阐述病因病机、病证诊断、治疗和转归。总列条辨180条,缕析条陈,既采前贤精论,又不乏个人创见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校注医醇剩义》,清代费伯雄撰于1863年。费伯雄笔耕数载完成《医醇》书稿(共24卷),并付刊刻,不料此书文稿连同藏扳一并毁于咸丰年间一场战火。费氏避太平天国战乱于古延陵之寓斋(在苏北泰兴县五圩里),复患脚疾步履艰难,终日坐卧室中,潜心著述,追忆往昔著作内容,随笔录出,撰成《医醇剩义》4卷,书成于同治二年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鸡峰普济方》,方书,30卷。南宋张锐撰,成书于绍兴三年(1133年)。卷1为绪论及炮炙法,绪论共有医论70则,剖析病源,明辨病位,阐发治则、用药。卷4至27,按病证分类选录历代医方,凡2100余首。每方列主治、药物、剂量及用法。录方繁富,间亦有欠妥者。卷28、29丹诀,述丹药制法及70余首丹方。卷30录民间常用备急单方,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