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药名】山麦冬 shanmaidong
【采收加工】夏初采挖,洗净,反复暴晒、堆置,至近干,除去须根,干燥。
【药材性状】湖北麦冬:呈纺锤形,两端略尖,长1.2~3厘米,直径0.4~0.7厘米。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,具不规则纵皱纹。质柔韧,干后质硬脆,易折断,断面淡黄色至棕黄色,角质样,中柱细小。气微,味甜,嚼之发黏。短葶山麦冬:稍扁,长2~5厘米,直径0.3~0.8厘米,具粗纵纹。味甘、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微寒,味甘、微苦。归心经、肺经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1.养阴生津,润肺清心。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。
2.过滤空气中的甲醛、 氨、二甲苯和甲苯。
3.种植在浅根树下和沿着溪流或池塘。可以帮助稳定河岸或斜坡上的土壤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~15克;熬膏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,煎汤洗,或鲜品捣汁搽。用于肺燥干咳,阴虚痨嗽,喉痹咽痛,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,心烦失眠,肠燥便秘。
【药理研究】有强心、抗冠作用,还有抗心肌缺血的功能。
【化学成分】含7种甾体皂甙:土麦冬皂甙(spicatoside)A、B,土麦冬皂甙A的原皂甙元Ⅱ(prosapogeninⅡofspicatosideA)及原皂甙元Ⅲ(prosapogeninⅢofspicatosideA),麦冬皂甙B(ophiopogninB),β-谷甾醇葡萄糖甙(β-sitosterolglucoside)。另含黄酮类。
【使用禁忌】虚寒泄泻、湿浊中阻、风寒或寒痰咳喘者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治燥伤肺胃阴分,或热或咳者:准备十五克沙参,十五克山麦冬,十克玉竹,五克生甘草,七克冬桑叶,七克扁豆,七克花粉。水五杯,煮取二杯,日再服,本方可以养肥养胃,对于燥伤肺胃阴分,或热或咳的病症疗效显著。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收藏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