测试广告
墨客阁 >>所属分类 >>

杂病广要 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(0)

《杂病广要》,日本·丹波元坚撰。分外因类、内因类、诸气病、诸血病及脏腑类五类病证,每类病证又包括若干门(计七十三门)。

基本信息

作者:(日本)丹波元坚。字亦柔,号苣庭,为丹波元简之子。曾任医学馆教授、幕府医官。

成书年代:公元 1853 年。

卷目门类:共四十卷,七十三门。

字数:计八十余万字。

内容分类

外因类:包括中风、中暑、中湿、中寒、疟、痉、破伤风、历节、香港脚等病症。

内因类:涵盖虚劳、骨蒸、水饮、痰涎、水气、胀满、积聚、寒疝、奔豚气、黄瘅、黄胖、消渴、强中、痼冷积热、恶寒发热、汗证等。

诸气病:单独列为一类,包含各种与气相关的病症,但原书具体细分病症未详细在常见介绍中全面列出。

诸血病:有吐血、唾血、咳血(挟痰)、血衄、鼻大衄、九窍四肢出血、眼衄、舌上出血、齿间出血、肌肤出血、小便血、大便血、瘀血等。

脏腑类:涉及脏腑总证、癫狂、惊悸、健忘、不眠、嗜眠、霍乱、关格、脾胃病、伤食、伤酒、呕吐等众多脏腑相关病症。

书籍特点

广征博引:采摭书目三百余种,不固执一家之言,广泛收集了历代诸家对于杂病的论述。

类目清晰:将杂病分为五类,每类下再分若干门,论杂病而不繁复,使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不同病症的分类和特点。

考证严谨:审慎选择文献内容,详加考证以追源求真,从源至流清晰可见,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。

注重实用:“取历代诸家之长而舍其短”,对于每种病证多从名义、病因、脉候、症状、治疗、方药、预防及善后调养等方面进行介绍,注重临床实用价值。

学术价值

丹波元坚出身汉方医学世家,其家族在日本汉方医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。《杂病广要》即使在今天,对于我国中医学的研究乃至临床应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其按语等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,为中医杂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思路。

附件列表

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
上一篇中国接骨图说下一篇土豆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
收藏到: Favorites  

词条信息

LTong
LTong
超级管理员
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  

相关词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