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客阁  > 所属分类  >  自然百科    动物   
[0] 评论[0] 编辑

锡嘴雀属

基本信息

  • 属名:锡嘴雀属(学名:Coccothraustes),是雀形目燕雀科的一属鸟类。
  • 种类:该属共有 3 种鸟类,分别是锡嘴雀(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)、黑头锡嘴雀(Coccothraustes cassinii)和黄嘴锡嘴雀(Coccothraustes flavirostris)。


形态特征

  • 体型:为中型雀类,体长通常在 17 - 20 厘米左右。
  • 嘴部:嘴粗大而厚实,呈圆锥状,嘴峰稍曲,嘴基有明显的角质凸起,这是它们区别于其他雀类的重要特征之一。
  • 羽毛:羽色多以灰、褐、黑、白等色调为主,不同种类在头部、颈部、翅膀和尾部等部位的羽毛颜色和斑纹有所差异。例如,锡嘴雀雄鸟头部呈灰色,喉部黑色,背部褐色,翅膀黑色且有白色翼斑,腹部白色;雌鸟羽色相对暗淡。


生活习性

  • 栖息地: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、平原树林、林缘地带以及果园、农田等环境中。它们喜欢在高大的树木上活动,也会出现在人类居住地附近的树上。
  • 食性:以植物的种子、果实、嫩芽等为主要食物,也会捕食一些昆虫。在秋季,它们会大量取食各种植物的种子,如松子、榛子、麻子等,其厚实的嘴能够轻松咬开坚硬的种子外壳。
  • 活动规律:常成群活动,尤其是在非繁殖季节,会结成较大的群体。它们性格较为活泼,在树枝间跳跃、穿梭,叫声响亮而清脆。


分布范围

  • 世界分布:分布于欧洲、亚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和寒温带地区。锡嘴雀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;黑头锡嘴雀主要分布于北美洲;黄嘴锡嘴雀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和北美洲西北部。
  • 中国分布:在中国,锡嘴雀较为常见,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区。


繁殖方式

  • 繁殖期:通常在春季和夏季,一般为 5 - 7 月。
  • 筑巢:它们会在树上用树枝、草叶等材料搭建巢穴,巢呈杯状,结构较为坚固。
  • 产卵:雌鸟每次产卵通常为 3 - 5 枚,卵的颜色多为淡蓝色或绿色,带有褐色斑点。
  • 育雏:雌雄亲鸟会共同承担孵卵和育雏的任务,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,幼鸟破壳而出。亲鸟会捕捉昆虫等食物来喂养幼鸟,直到幼鸟能够独立生活。


保护现状

  • 锡嘴雀属的鸟类在中国均受到保护,其中锡嘴雀被列入中国《有重要生态、科学、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。在全球范围内,虽然该属鸟类的种群数量目前相对稳定,但也面临着栖息地破坏、非法捕猎等威胁,需要加强保护和监测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锡嘴雀指名亚种    下一篇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