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《过庭录存》,清代曹存心撰的一部医案医话类中医著作,不分卷,成书于清咸丰九年(1859)。全书收录医案十四条,复诊四条,大多为疑难复杂病症。本书所载医案反映曹氏能淹贯各家之说,临证化裁,阐发新义,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《冷庐医话》为晚清医家陆以湉所著,成书于公元1858年,载医范、医鉴、慎疾、保生等内容。全书多以病名为纲,叙述杂症之治疗及亲身所见所闻,且多有医史文献资料,颇有历史价值。另又有丰富个人经验,叙述其切身体验,诊断强调望、闻、切、问,并要求四诊互参,治病主张全面分析病症,机变活用,反对一己之偏,滥用或喜用某[阅读全文]
摘要: 《痢疾明辨》,又作《折肱心悟痢疾明辨》,清代吴士瑛著的,温病类中医文献,成书于清咸丰十七年(1857)。本书集吴氏四十年治痢疾的心得,辨六经、列四纲,从痢疾初症到痢疾坏症,以及老人虚痢、休息痢、产后痢、胎前痢、噤口痢,详论古今方法之得失,并附以附有治验诸案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《古今医案按选》,医案著作。清·王士雄选辑。刊于1853年。王氏在俞震编纂的《古今医案按》中选取较好而又有代表性的医案,予以分类,再加按语,进一步阐明治案中辨证、处方之医理,或评论其不足或错误之处,有助于读者深入体会治案的要领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 《沈俞医案合抄》系沈、俞两医家医案的合编,共载医案191则,其中俞案106则,沈案85则,内容涉及中风、时证、阴虚阳虚、疟、厥、痫、郁、神昏、眩晕、不寐、肝病、脾胃病等十余种病证。沈、俞两人为同时代的嘉善名医,颇有交情,两位医家的医学风格相近,所撰医案皆“立案明晰,制方轻灵”,甚至有“一鼻孔出气”之说。故后[阅读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