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《素问》,医经著作,9卷,81篇。与《黄帝内经・灵枢》(即《灵枢经》)为姊妹篇,合之而为《黄帝内经》。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,内容广博而深奥,为中医理论之渊薮。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;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;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;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;脏象学说及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;以脉学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重庆堂随笔》,清·王秉衡撰。刊于1808年。全书以随笔形式,采录医著有关内容,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予以阐论和发挥。书本论述六气致病、虚劳病证治、方剂分析、药性、望闻问切等专题,均能用浅近的语言进行分析和论述,切于临床实践,易于为人接受。其曾孙王士雄加有详细刊注,并辑入《潜斋医学丛书》中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针灸逢源》,针灸著作,六卷。清·李学川撰。刊于1817年。卷一二“灵枢经文”、“素问经文”。系节录《内经》中有关针灸原文并加注释;卷三“群书汇粹”辑自历代医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与歌赋;卷四“经穴考证”;卷五为各病症针灸取穴;卷六为各科病候及药物处方。全书旨在摘要汇集历代针灸文献,而作者本人并无甚发挥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疡科纲要》,外科著作,2卷,张寿颐撰于1917年。本书在学术上,强调外科以内证为主,内外病症不宜分途论治,将外科学方面的脉、因、证、治、理、法、方、药精当实用地做了总结。全书不拘古人成见,别开生面,在论述上颇多发明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通俗内科学》,张拯滋编著,裘庆元校刊的一部内科类中医文献,成书于1916年。本书共分七章,按传染病、呼吸器病、循环器病、消化器病、泌尿器病、运动器病、神经系病等分类,共记载病证四十四种,诸病分原因、证候、经过、预后、类证、治疗、处方等项依次叙述,中西汇参是其特点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经方例释》为清代名医莫枚士所撰,成书于清光绪十年(1884年)。本书阐发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经方之奥旨,分上、中、下三部分,共列方剂340首,其内容丰富,引证资料广博,集各家用药之精华。书后并有附录一卷,所载为《伤寒》《金匮》缺方及逸方。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