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字母顺序浏览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其他
搜索“TAG:中医古籍”找到相关内容500篇,用时0.020378秒
摘要:《婴儿论》,清·周士祢撰,于1778年成书。此书按照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编排体例撰写而成,每篇以条文形式阐述婴幼儿疾病病因病理和治法方药,共有初生、伤寒、发惊、疮疹、疳病、上焦病、中焦病、下焦病8篇脉证并治,所载之方除历代经典方外,多系作者经验效方,简约精要,时人称其补张仲景于儿科之缺。此书凡属儿病无不论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,清代吴谦等撰写的儿科类中医文献,六卷,成书于清乾隆七年(1742)。《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系《医宗金鉴》卷五十至卷五十五内容。卷一为四诊总括,述察色、听声、审病、切脉之要,及初生保育之法;卷二介绍初生儿疾十五种,并详论惊风、痫证;卷三论疳证、吐证、泻证三门;卷四为感冒、瘟疫、暑证、霍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胎产心法》,产科专著,3卷。清代阎纯玺(诚斋)撰,约成书于雍正八年(1730年)。作者参照前人临证经验,分述胎前、临产、产后诸病的病因证治。提出“凡妇人受胎之始,有以固其根;临产之际,有以防其变;既产之后,有以保其生”的见解。每论先议病证,后附方药。本书据受胎、临产、产后之过程分为三卷,卷上载逐月养胎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女科指掌》,又称《女科指掌》《新编女科指掌》《精校竹林女科》,妇产科著作,5卷。清代叶其蓁(困庵)辑。刊于雍正二年(1724年)。本书广收先贤诸论,分调经、种子、胎前、临产、产后5门。门下所列病证,均以歌、论、脉、方编列,概括妇女诸病证之病因病机、脉象变化及其治则。卷1论治妇科诸疾;卷2为种子、求嗣;卷3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达生编》又称《达生篇》,是清代早期问世的一部产科专书,作者署名亟斋居士,刊行于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。作者在胎产学科中虽有真知灼见,然而受时代的局限,对某些有关胎孕的解剖和生理问题有认知错误,对胎孕期间孕妇的饮食择取也有一定偏见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幼科铁镜》,儿科著作,清·夏鼎撰,刊于1695年。卷一主要论述小儿科医生应注意的事项和推拿疗法的具体应用;卷二论面部望诊及初生儿疾病;卷三为惊痫诸症;卷四麻疹、伤寒、疟、痢诸病;卷五为儿科其他杂症;卷六为儿科药性赋及主要药方。本书对儿科的推拿疗法颇为重视,并阐述了作者本人的经验与见解;对于指纹望诊和惊[阅读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