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字母顺序浏览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其他
搜索“TAG:中医书籍”找到相关内容32篇,用时0.024725秒
摘要:《本草征要》,药学著作。二卷。明·李中梓撰。刊于1673年。本书系《医宗必读》卷三~四。方中将药物分为草、木、果、谷、菜、金石、人兽、禽、虫、鱼等10类,共352种药物,每药编成对偶联句,以便初学诵习,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本草乘雅半偈》,本草著作。原书未分卷,后世有著录为10、11、12卷者。明代卢之颐(子繇)撰。其书初名《本草乘雅》,撰成于1647年。四数为“乘”,因各药分覈、参、衍、断4项解说,故名“乘雅”。书成逢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本草通玄》,明代李中梓撰。约刊于明末,1667年经尤乘增订,收入《士材三书》。本书为李氏药物专著,全书二卷。李氏将药物分为草、谷、木、菜、果、寓木、苞木、虫、鳞、介、禽、兽、人及金石十四部,共收药物3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神农本草经疏》,又名《本草经疏》,全书三十卷。作者为明朝缪希雍。刊于1625年。本书系将《神农本草经》药物和部分《证类本草》中药物共490种,分别用注疏的形式,加以发挥。并各附有主治参互及简误二项,考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本草汇言》二十卷,明·倪朱谟纂于天启四年(1624年)。书稿由其子倪洙龙刊行于明末清初。该书汇集了历代本草书40余种,还汇集了采访148名明代医药家所得的药论或方剂。像这样在采访搜求上百家医药家药论的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本草正》,药物学著作,2卷。明·张介宾撰于1624年。为《景岳全书》卷48~49。书中择常用药300种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炮炙大法》是明代缪希雍所编撰的医学著作。成书于明天启二年(公元1622年),系在其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》所载九十余种药物炮炙内容的基础上扩充而成。由缪氏口授,其弟子庄继光录校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药性歌括四百味》,明代医家龚廷贤著。每味药物下分原文、注释、语译、按语四个部分。全书以现代语言对每味药物的品种、来源、产地、药性、功能主治、临床应用、用法用量、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释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本书载药742种,内容有药物的产地、采集时间、品种鉴别、炮制方法、药性口气五味、升降浮沉、归经及七情、服法等。其体裁是按声律写成对偶句,以便记诵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本草纲目》,本草著作,52卷。明代李时珍(东璧)撰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至万历六年(1578年),稿凡三易。此书采用“目随纲举”编写体例,故以“纲目”名书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食鉴本草》,明,宁原著。尝取食物中可治疾之品,嘉靖年间(1522~1566年)辑成。并于其末附“养生食忌·养生导引法”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本草蒙筌》,又名《撮要便览本草蒙筌》《撮要本草蒙筌》,12卷,明·陈嘉谟(廷采)撰。刊于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。卷首列历代名医图14幅,系转绘自《医学源流》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本草约言》,本草著作,4卷,明·薛己撰于16世纪初。书取简约,故名。本书由《药性本草》和《食物本草》两书组成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食物本草》,薛己著,二卷,食物药学著作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本草品汇精要》,42卷,目录1卷。明·刘文泰领衔,撰成于明弘治十八年(1505年)。参与编修者近30人,多为太医院御医、医士及少数中书科儒士。王世昌等8名画师绘制彩图。共载药1815种,其中新增48种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滇南本草》,古代中医药学著作。共三卷。明代云南嵩明人兰茂于明正统元年(公元1436年)完成了我国最早的地方性本草专著——《滇南本草》。这本有着中医药精华汇编性质的医学,早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140多年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饮膳正要》为元忽思慧所撰营养学专著,成于元朝天历三年(公元1330年),全书共三卷。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,聚珍品撰。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,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。卷三讲的是米谷品,兽品、禽品、鱼品、果菜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汤液本草》由元代王好古撰于公元1238~1248年,至元十七年(1280年)补充若干资料。王好古以本草、汤液(经方)为正学,故撰此书。上卷为药性总论,中下两卷记载242种药物。[阅读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