测试广告

按字母顺序浏览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其他

搜索“TAG:周学海”找到相关内容8篇,用时0.025383秒

读医随笔
词条创建者:LTong创建时间:2024-06-25 12:15 PM
标签: 读医随笔 周学海 中医古籍

摘要:《读医随笔》,清·周学海著。全书六卷,是作者汇集读书、临证之笔记整理而成,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、脉法、运气、方药和临床各种杂证的辨治等。该书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体会,论述精辟,颇有启发意义,适合于中医各科临床医师及在校师生参阅。卷一证治总论;卷二形气、脉法类;卷三~四证治类,列各种病证证治;卷五方[阅读全文]

编辑:0次| 浏览:206次
伤寒补例
词条创建者:LTong创建时间:2024-06-25 12:15 PM
标签: 伤寒补例 周学海 中医古籍

摘要:《伤寒补例》,2卷。清代周学海(澂之)撰于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。作者有意于补阐晋代王叔和《伤寒例》中“即病为伤寒,伏气变为温热”之旨,提出“伤寒见证,不止仲景原文;仲景之外,尚有伤寒证治”(见自序)。遂结合个人临证体会,对伤寒、温病、疟、痢等病证予以阐析,故以《伤寒补例》为书名。全书内容简要,切于实[阅读全文]

编辑:0次| 浏览:237次
内经评文
词条创建者:LTong创建时间:2024-06-25 12:15 PM
标签: 内经评文 周学海 中医古籍

摘要:《内经评文》是一部医经著作。为《素问评文》二十四卷(附:《遗篇》)和《灵枢评文》十二卷的合称。清·周学海评注。刊于1896年。内容全依通行本《内经》的编次排列。书中用品评文章的方式,根据诵读古文的要求,通过注文及旁注予以评述,但略于原书的医理及字义的解释。[阅读全文]

编辑:0次| 浏览:234次
重订诊家直诀
词条创建者:LTong创建时间:2024-06-25 12:15 PM
标签: 重订诊家直诀 周学海 中医古籍

摘要:《重订诊家直诀》分上、下两卷,诊断学作。 晚清医家周学海撰。成书于1898年至1906年之间,初刊1910。全书内容皆与临床诊断有关,言筒意赅,由浅入深。卷上为指法总义、二十四象会通、八法总义、位数形势、徼甚兼独;卷下分独取寸口本义、三关脉体通考、气血形势直解、左右表里直解、说神、辨止,以及初诊久按不同、单诊总[阅读全文]

编辑:0次| 浏览:260次
形色外诊简摩
词条创建者:LTong创建时间:2024-06-25 12:15 PM
标签: 形色外诊简摩 周学海 中医古籍

摘要:《形色外诊简摩》,诊断学著作,2卷。清代周学海(澂之)撰。刊于光绪二十年(1894年)。上卷专论望形,首叙形诊总义,次叙生形(生理性形态)、病形(病理性形态)以及络脉形态等;下卷阐论望色,包括面色、目色、舌色等。书中集历代有关望诊文献,条分缕析,并旁及闻诊、问诊。其“舌质舌苔辨”、“舌苔有根无根辨”两篇[阅读全文]

编辑:0次| 浏览:677次
脉简补义
词条创建者:LTong创建时间:2024-06-25 12:15 PM
标签: 脉简补义 周学海 中医古籍

摘要:《脉简补义》,脉学著作,二卷。清·周学海撰。本书重点介绍作者对脉学的见解。上卷谈诊法及诸脉;下卷经义丛谈,讨论多方面的脉学问题。周氏此编是对《脉义简摩》一书的补充与发挥。上卷分两部分:诊法直解,包括求脉大旨、三部九候大义、十二经动脉辨、审脉玄机等内容;诸脉补真,补充《脉义简摩》中所辑郭元峰的二十八脉[阅读全文]

编辑:0次| 浏览:244次
辨脉平脉章句
词条创建者:LTong创建时间:2024-06-25 12:15 PM
标签: 辨脉平脉章句 周学海 中医古籍

摘要:[阅读全文]

编辑:0次| 浏览:187次
脉义简摩
词条创建者:LTong创建时间:2024-06-25 12:15 PM
标签: 脉义简摩 周学海 中医古籍

摘要:《脉义简摩》,脉学著作,8卷。清代周学海著。成书于光绪十七年(1891年)。此书援引宋以前医籍中有关脉学之论述进行诠释。卷1~5分别为部位类、诊法类、形象类、主病类,于诊脉部位、方法、各种脉象之形态及其所主病证详细论述;卷6为名论汇编,集李中梓人迎气口说、李杲内外伤辨等医论;卷7~8为妇科和儿科诊法,述妇人常[阅读全文]

编辑:0次| 浏览:192次

更多详情,尽在互动百科
更多详情,尽在谷歌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