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《类聚方》是医方著作,一卷,日本·吉益为则撰,刊于1762年。本书选录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二书中的方剂220余方,依类偏次。并集原书各篇中应用每方的辨证立法列于该方之后。后附作者的考证及扼要的按语。现有《皇汉医药丛书》本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本草征要》,药学著作。二卷。明·李中梓撰。刊于1673年。本书系《医宗必读》卷三~四。方中将药物分为草、木、果、谷、菜、金石、人兽、禽、虫、鱼等10类,共352种药物,每药编成对偶联句,以便初学诵习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喉科指掌》,6卷,清代张宗良(留仙)撰。初刊于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。卷1列咽喉大纲,主张咽喉诸疾应以风、寒、火、湿、毒主论;次述喉舌分经,在诊法上相当重视以脉测病。卷2为喉科精选应用诸方,较切于实用。卷3至6为咽喉诸疾,分述不同咽喉病证之治疗。书中附有插图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奇经八脉考》,经脉专书,1卷,明·李时珍撰,刊于万历六年(1578年)。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。李氏参考历代有关文献,对十二正经以外的阴维、阳维、阴跷、阳跷、任、督、带、冲八脉循行路线和主治病证,进行了整理和说明,并提出个人见解。其对奇经理论之阐发,为临床从奇经论治提供了依据,尤以冲、任、督、带等脉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伤寒瘟疫条辨》,又名《寒温条辨》,为温病理论著作,6卷,杨璿撰于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。作者深痛医界对病寒病温两者混淆不辨,泥于伤寒方药治温热病,贻患无穷。针对时弊,作者撰写了92则辨析之论,力辨温病与伤寒在病因、病机、症候及方药上迥异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金匮要略浅注》是清代医学家陈念祖所撰的医学著作。共十卷,刊于嘉庆八年(1803年)。书中六卷,将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诸方组成、功能主治、药物剂量及煎服方法等主要内容,用歌诀形式编写出来,重点突出,简明扼要。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,与《伤寒论浅注》略同。作者选集前人《金匮要略》注本中的精采注文,结合个人见解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