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《疫疹一得》,温病专书。二卷。清·余师愚撰于1794年。全书重点论述疫诊证治,余氏擅长用石膏治疫疹、温病,曾有“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”的临床见解,并创用了清瘟败毒饮等效方,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疫诊治法。在发病方面,书中较多地谈到运气主病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松峰说疫》为温病通论著作,全书分为六卷,清代刘奎著于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。《松峰说疫》内容丰富,论证翔实,有述古、论治杂疫、辨疑、诸方、运气等六卷,杂疫中列病症140余种,方剂200个,发展了景仲学说,为医界所推崇。本书继《温疫论》之后强调了瘟疫之名义,总分为瘟疫、寒疫、杂疫三类,提出治疫症最宜通变、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温热论》为温病通论著作,由清代叶桂(天士)口述,其弟子顾景文执笔著录,全文十分简短,仅四千余字。为温病学说的奠基性著作。叶氏在此书中提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,并论述了卫气营血相应的治法。此外,叶氏对通过观察舌象、皮肤斑疹及验齿来诊断温病的病情及判断预后方面也有独到的论述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脉因证治》,传朱震亨所著,然所载各方如左归丸、右归丸之类,皆出自张介宾《景岳全书》,而亦以古方目之,知其非震亨所著矣。其书按四时气候,详列诸病。先脉、次因、次证、次治,颇有条理,而分属处未免牵强。如霍乱、泄泻属夏三月,伤寒属冬三月,已为拘滞。至於以颠狂、惊痫、痔漏、脱肛分属冬、夏,益为无说矣。春三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伤寒论纲目》,伤寒著作,16卷。清代沈金鳌(芊绿)辑于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。本书系《沈氏尊生书》分册之一。卷首冠以总论,分为脉症、六经主症、表里、传变等篇。卷1~15编列《伤寒论》原文为纲,选辑历代阐明仲景原旨之注为目。按六经次第分属,以柯韵伯之说为主,不得分属六经者,如伤寒后症及辨脉、平脉等篇,悉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沈氏尊生书》 ,沈金鳌撰。刊于1773年。作者以“人之生至重,必知其重而有以尊之,庶不致草管人命。”故命其书曰“尊生”。于医理、诊法、内、儿、妇各科临床证治均有论述,在治疗上除方药外,对气功疗法亦颇为重视。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杂病源流犀烛》,内科著作,三十卷,清·沈金鳌撰,刊于1773年。本书为《沈氏尊生书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卷首载有《脉象统类》《诸脉主病诗》。按脏腑经络、风寒暑湿燥、内伤外感、面部身形各门统括诸种杂病,包括脏腑门、奇经入脉门、六淫门、内伤外感门、面部门、身形门等。每门分若干病证,每病各着源流一篇,并详述病证[阅读全文]
摘要:《寿世传真》,气功养生著作,8卷。清代徐文弼撰。作者主张气功导引应与综合调摄并重,提出修养宜行内外功,要宝精宝气宝神,还须知要知忌知伤,注意四时调理和饮食调理。在外功方面,有针对五官、四肢、腰背的按摩之术,及提倡应用十二段锦、八段锦和六字真言。内功则是静坐运气方法。本书内容涉及广泛,收罗前人经验甚多[阅读全文]